烧饼歌的第N种解法(三十二),全解(下)
本期我们将秉承着对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总结一下刘伯温的《烧饼歌》接上期。篇幅所限,具体请点击查看《烧饼歌》详解。
金羊水猴饥荒岁,犬吠猪鸣泪两行
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起义、捻军起义、回民起义等一直持续,多地战祸、灾害并至。公元1871年- 1872年,这两年捻军和回乱闹得最凶。
公元1874年- 1875年,日本以探险之名侵占中国台湾岛,岛上居民反抗日军,互有伤亡。清廷被迫与日本签订《北京专约》,赔偿抚恤金10万两以及花销40万两,日军才从岛上撤出。
洞边去水台用水,方能复正旧朝网
同治皇帝在位期间,平定太平天国起义、捻军起义、陕甘回民起义等,维护了大清的统治。
点击查看详解
火烧鼠牛犹自可,虎入泥窝无处藏
光绪皇帝即位,欲收复中亚的阿古柏侵占的新疆。公元1876年- 1877年,清廷发兵新疆,失地尽收。光绪皇帝因戊戌变法失败,被慈禧太后架空,囚禁在瀛台。

草头家上十口女,又抱孩儿作主张
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导致变法失败。慈禧太后再次掌权“垂帘听政”。
点击查看详解
二四八旗难蔽日,辽阳思念旧家乡
大清八旗军难敌八国联军,京城不保。入主中原,却难保京都安全,满清颜面尽失。
东拜斗,西拜旗,南逐鹿,北逐狮
东指日本,西指美国,南指欧洲各国,北指沙俄。
分南分北分东西,偶逢异人在楚归
八国联军与清廷签订条约瓜分中国。逃往西安的慈禧太后迷信不走回头路,坚持走河南回京。
马行万里寻安歇,残害中女四木鸡
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逃往西安。清廷正式向列强宣战后,各地官员与各参战国签订和平协议,即“东南互保”。 导致慈禧太后孤立无援,无奈妥协,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点击查看详解
六一人不识,山水倒相逢
戊戌第七君子——张荫桓,因八国联军侵华遭牵连,被慈禧太后下令处死。
黄龙早丧赤城中,猪羊鸡犬九家空
光绪皇帝本有心变法图强,拯救大清,但被困瀛台难以施展,含恨而终。公元1907年-1911年,各地相继爆发反清起义,导致民生艰困,十室九空。
饥荒灾害皆并至,一似风登民物同
宣统皇帝即位后,各地爆发反清起义,水灾、旱灾等不断,大清统治备受威胁。公元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清朝灭亡,民国建立。一切就如同大风吹上了天一样,消失不见。
点击查看详解
得见金龙民心开,刀兵水火一齐来
公元1909年,清廷重申“预备立宪”,各地拟设咨议局,以此缓和革命的气氛,想缓解百姓的怨气。导致立宪派与革命派日趋对立,各阶级之间的矛盾加深,造成了清末政局的动荡,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文钱斗米无人籴,父死无人兄弟抬
宣统年间,清廷腐败。革命四起,百姓逃离家园。革命党人战死沙场,同袍奉亲,代为尽孝。
金龙绊马半乱甲,二十八星问士人
武昌起义爆发,宣统皇帝遇统治危机。长江以南被革命军控制,大清失去半壁江山。革命党反清的怒火,席卷当时28个行政区划。
蓬头幼女蓬头嫁,揖让新君让旧君
大清危如累卵,隆裕太后宣布清帝逊位,支持共和。将“大清国”嫁给了“民国”。清帝也被临时大总统所代替。大清皇室和清帝获民国优待。
点击查看详解
朱元璋说:“这个时候胡人有没有亡国呢?”
刘伯温说:
手执钢刀九十九,杀尽胡人方罢休
清廷腐朽,革命党起义是正义之举,目的就是推翻封建帝制。
炮响火烟迷去路,迁南迁北六三秋
辛亥革命爆发,大清国的统治即将终结。想想过去,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建“大金” 定都赫图阿拉(今辽宁抚顺新宾县)。公元1621年,都城南迁,定都辽阳。公元1625年,都城北迁,定都沈阳。公元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大金”为“大清”。公元1644年,大清建立9年后,再次迁都,定都北京。
可怜难渡雁门关,摘尽李花灭尽胡
满清正式入关前,清军曾5次试图冲入关内实现统治,均告失败。雁门关曾是清军突入中原,退回关外的必经之路。李自成的大顺军,攻破北京,明朝灭亡,才给了清朝入关的机会。清朝灭掉李自成的大顺军和南明政权,算是坐稳江山。如今革命党来势汹汹,终将结束清朝的统治。
点击查看详解

黄牛山下有一洞,可投拾万八千众
黄牛山附近的宜昌,作为第一个响应武昌起义的城市,可谓功不可没。当时人口数量10.8万的宜昌,左右了当时的局势。宜昌民军有效地牵制清军,扩大了武昌起义的革命成果。
先到之人得安稳,后到之人半路送
公元1911年10月18日,革命党率新军起义,光复宜昌。成功控制了川汉铁路的关键节点,发动近4万人组成民军,阻击清军增援武汉三镇。此后,攻占荆州城,击败增援的清军精锐,清军无法驰援汉口,解了武汉之围。
难恕有罪无不罪,天下算来民尽瘁
“武昌起义”的爆发,与“铁路风潮”有关。因清廷向列强出卖粤汉、川汉铁路利权,百姓抗议,进而爆发“武昌起义”。清廷卖国,民众救国,又何罪之有呢?
点击查看详解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街游网立场,如有侵权即删除,站长QQ:192398865:https://www.jiepx.net/10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