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最早确定的是哪个节气(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确定的节气)

夏至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北半球的阳光照射得更多,也更直接。海南岛的海口市这一天的日照时间大约有13个多小时,而杭州市有14个小时,北京市有15个小时,黑龙江省的漠河县甚至超过了17个小时。从夏至开始,太阳直射的位置逐步向南移动,北半球的白昼也逐渐缩短。民间流传着“吃了夏至面,一天少一线”的说法。而此时的南半球却是深冬。

中国古代最早确定的是哪个节气(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确定的节气)

我国古代把夏至分为三候:“第一候鹿角落;第二候蝉开始鸣;第三候半夏长出。”糜鹿和鹿虽然同属一科,但古人认为它们分别代表阴阳。鹿的角向前生长,所以是阳性的。夏至这一天,阴气开始生发,阳气逐渐衰退,所以阳性的鹿角就要掉落。而糜鹿因为是阴性的,所以要等到冬至才会掉角;雄蝉在夏至之后感受到阴气的增长,就用翅膀发出声音;半夏是一种喜欢阴凉的药材,它是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里长出来的。由此可见,在酷热的仲夏,一些喜欢阴凉的生物开始活跃,而一些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落了。

中国古代最早确定的是哪个节气(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确定的节气)

我国民间把夏至后的15天分成三个“时”,通常是前三天,中间五天,后七天。这段时间里,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很高,日照充足,农作物生长很快,水分需求也很大。这时候的降雨对农业生产很重要,有“夏至一滴雨,价值千金钱”的说法。一般来说,这时候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黄淮地区的降雨量可以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要。《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六月必有三时雨,田家视为甘霖,邑里互相祝贺。”可见在1000多年前,人们已经对这种降雨特征有了清楚的认识。

二十四节气是在先秦时期,中国古代的智者就根据天文现象,确定了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后来经过不断的修正和完善,到了秦汉时代,二十四节气就已经形成了。具体是谁提出的,已经无从考证了。

二十四节气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 立春:春天的开始,万物复苏。
  • 雨水:雨水增多,滋润大地。
  • 惊蛰:春雷响起,惊醒了冬眠的动物。
  • 春分:昼夜相等,阴阳平衡。
  • 清明:天气晴朗,万物清新。
  • 谷雨:雨水滋养百谷,谷物茂盛。
  • 立夏:夏天的开始,气温升高。
  • 小满:夏熟作物如麦类等籽粒渐满。
  • 芒种:有芒的作物如麦类等成熟。
  • 夏至:一年中白昼最长,夏日达到顶峰。
  • 小暑:气候开始变热,暑气初现。
  •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暑气最盛。
  • 立秋:秋天的开始,气候转凉。
  • 处暑:暑气消退,炎热结束。
  • 白露:天气更凉,露水变白。
  • 秋分:昼夜相等,阴阳平衡。
  • 寒露:露水带寒,快要结冰。
  • 霜降:气候更冷,开始有霜。
  • 立冬:冬天的开始,寒气增强。
  • 小雪:雪花飘落,初见雪景。
  • 大雪:雪量增多,可能积雪。
  • 冬至:一年中白昼最短,冬日达到顶峰。
  • 小寒:气候开始变冷,寒气初现。
  •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寒气最盛。
  • 来源:百度百科-二十四节气

    一. 二十四节气的形成与影响

    “四时八节”——二十四节气的雏形

    中国人对自然的观察从很早就开始了,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文献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时期。
    这一时期的人了解天地运行规律的途径有限,根据观察到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和昼夜长短变化,创设了最早的“四象”说。
    后来人们观测到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并给它们分别命名。“日中”和“宵中”都是说一天当中昼夜平分,“日短”和“日永”分别代表一年当中最短的一天和最长的一天。
    “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分别表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春夏秋冬被统称为“四象”。
    于是,四季被简单划分出来,而“四象”就是“四时”——二十四节气的雏形。
    后来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又在四时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八节,于是二十四节气的整体框架被确定出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街游网立场,如有侵权即删除,站长QQ:192398865:https://www.jiepx.net/119982.html

    (0)
    上一篇 02/18/2024 1:55 下午
    下一篇 02/18/2024 2:02 下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