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炮轰小人(历史上消失的攻城炮)

1、历史上消失的攻城炮

在人类战争史上,因为技术、战术的变化,很多武器装备一度盛行数百年,随后消亡殆尽成为历史,就来简单聊聊攻城炮的故事。

攻城炮这个概念盛行于欧洲、中亚地区,大约在二战后消失,在此之前已经兴盛了几百年之久,如果说是大炮轰碎了欧洲的骑士和城堡,那么攻城炮应该是出了很大力气的,当时火炮的划分大概可以分成野战炮、攻城炮和防守炮。

野战炮多为轻巧的小型火炮,可以随军牵引作战,威力小射程近。防守炮一般安装在各类要塞中,注重大威力和远射程,尤其是海岸防御火炮,这些装备经过多年经营,那时候火炮制作繁琐,等待模具彻底阴干往往需要好几个月,火炮就地制造使用。攻城炮也是一种大型火炮,它的作用是攻击要塞、野外阵地,相当于具备一定机动能力的防守炮。

攻城炮的作用是破坏坚固防御工事,没有固定的形制,大型的加农炮、榴弹炮、臼炮皆可以是攻城炮,攻城炮的使用视情况而定,大多数都是大口径火炮,炮身沉重不堪,制作起来费时费力,有些是在后方制作好之后费力运抵前线使用,有些则会在对峙前线临时制作,这种情况往往针对那种旷日持久的围城战,例如当年奥斯曼帝国围攻君士坦丁堡时就从后方制作了奥尔班大炮,也就是电影《征服1453》里那门巨炮。

中世纪欧洲出现了很多有名的攻城炮,除了前文提到的奥尔班大炮,还有达达尼尔大炮、沙皇大炮等,它们都能发射直径超过半米的巨大石球,威力不俗。

到了19世纪,攻城炮多为长身管的加农炮或榴弹炮,19世纪后半叶普及后膛装填技术后,此时期的攻城炮口径呈现小型化,这得益于化学工业的进步,让榴弹威力与日俱增,少量发射药即可让弹药飞行更远,为了承受高膛压,攻城炮依然笨重。

这一时期的攻城炮如奥匈帝国的M 80 12厘米攻城炮,它在1881年服役,口径120毫米,重1.7吨,射程将近8000米,比起中世纪那些怪物级别的大炮显得娇小很多。

当然了,这时也有大口径的攻城炮,例如俄罗斯M1877 11英寸迫击炮就是一种280毫米口径的大炮,斯柯达在一战前制造的M1915 305毫米榴弹炮也归属于攻城炮范畴。

从攻城炮的概念来看,一战前后研制的很多榴弹炮、野战炮都可以划分到攻城炮范畴,著名的卡尔臼炮、古斯塔夫列车炮也应该算在攻城炮行列,二战期间不少要塞、防线都经历过重炮摧残,比较著名的有如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攻守双方都用重炮互相炮击。

城堡早已消失多年,二战结束后世界各国放弃了传统的钢筋混凝土要塞,为攻坚而存在的攻城炮失去意义,加上战争形势变化,现在各国已经很少装备超大口径火炮了,反倒是150毫米级别的榴弹炮很受欢迎,至于打击一些地下掩体目标,则有钻地弹这类武器。

大炮轰小人(历史上消失的攻城炮)

2、人海战术虽重要,关键还得靠大炮

人海战术虽重要,关键还得靠大炮

相信大家都对《亮剑》中,李云龙攻取平安县城的场面印象深刻,当时团长怒发冲冠、大吼三声开炮,用二营长的意大利炮夷平了城楼,在炸死山本一木的同时,也失去了自己的新婚之妻。不过,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过,之前独立团上下其实围攻了许久,一直都没能攻下坚固的平安县城,直到团长下令开炮,大伙才发现在绝对的口径面前,城墙就是纸糊的。

其实在历史上,也有很多类似的例子,在真实的攻城战中,靠谱的攻城装备,比人海战术好用太多。1521年,奥斯曼帝国苏莱曼大帝攻克罗德岛的战役——第二次罗德岛围攻战,便非常深刻的诠释了这一点。

当时,奥斯曼军队的特点就是人多,其士兵鱼龙混杂,既有基督教徒、也有穆斯林,他们大多来自赤贫阶层,没有军饷,打仗却比谁都凶。原因很简单,大家都穷怕了,只想着第一个冲进城内掠夺战利品,这也导致他们的人海战术,令不少对手头疼不已,俗话说狠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这群土耳其人就是为了钱不要命的。

只不过,他们这次围攻遇到的也是硬骨头,罗德城内主要守军是圣约翰骑士团,其中骑士311名、步兵500名,加上来自热那亚、威尼斯过来支援的水手,以及动员的当地男性居民,全部算下来一共大概有7000人。但就是这7000多人,却把10万训练有素的土耳其军队拖住了3个多月。

起初,土耳其人知道对手不好惹,便把人海战术改进了一下:在罗德城的城防炮火射程范围之外,挖掘平行壕沟,然后向着城门方向,边掘进边放置干扰骑士团步兵的拒马,说白了就是打地洞,一直挖到罗德城内,这也得亏了他们人多,不然还真没那么容易挖。

没想到的是,骑士团训练有素,大炮打得极为精准,当土耳其人刚挖到射程范围内,一下子便被铺天盖地的炮火打得叫苦不迭,即使他们人再多,前面的人刚被炸飞,后面的就拿着铲子上来挖,但也遭不住连绵不绝的炮火。这下他们的人海战术还没奏效,便开始有士兵开始怕死了,后来苏莱曼一世不得不亲自派遣对战队,用刀架在士兵的脖子上冲锋。

直到后来,土耳其人采用更加安全的地下坑道掘进方式,在躲避骑士团炮火的同时,也可以较为轻松地来到城墙脚下,从而安放炸药对城墙进行爆破。而在另一边,土耳其也祭出了自己的炮兵部队,其数量和质量都称得上是欧洲之冠:足以摧毁城墙的巨型青铜炮、专门用来破坏居民房屋的臼炮,以及对付城墙守军的小型火炮。

于是乎,咱们在开头提到的观点再一次得到了论证,面对土耳其人的脚下炸、头顶轰,罗德城城墙后来被敲开的缺口,已经能够让四十名土耳其骑兵并肩通过,人海战术也终于在这个时候派上了用场,圣约翰骑士团最终战无可战,只得在谈判中,接受了投降的命运。如今的罗德城已经成为了遗址,却总让人觉得他在诉说着那段血色的历史。

不过,比较起西方战争用大炮轰破城墙,我们的老祖宗早在冷兵器时代,就有许多凝聚了古人智慧的实用攻城器械,比如投石机、云梯、攻城车等,其实战效果同样十分显著。

大炮轰小人(历史上消失的攻城炮)

3、宁远大捷:火炮威力成就袁崇焕生前身后名

宁远大捷:火炮威力成就袁崇焕生前身后名

公元1626年的宁远大战,是明朝对抗后金连续八年失败以来的首次胜利,其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最大意义就是证明了火炮在战争中将会扮演主要角色,它和以往的冷兵器战斗已经有了本质的区别。

而此战不仅鼓舞了明朝军民的士气和决心,同时也成就了一位杰出的将领,那就是众所周知的袁崇焕。袁崇焕当时43岁,以一介书生文官“初历战阵”,却以此战赢得生前身后名。

公元1621年开始,后金军队在努尔哈赤的领导下,扫荡山海关外的明军城堡,连续拿下四十多座军事要寨,铁蹄一步步逼近山海关。加之1619年的萨尔浒之战,努尔哈赤击溃明朝四路大军,还杀死明军的杜松、马林等三员主将,大大地震慑了明朝野。明朝内部已经出现放弃山海关以北领土的论调,认为与其浪费人力物力,不如收缩兵力,全力坚守山海关以内。

反对向南退缩的有兵部尚书孙承宗和袁崇焕。袁崇焕单枪匹马跑出山海关巡视,气壮山河地说:如果给我足够的粮草武器,我一个人可以守住阵地。不过,主战派的豪言壮语并不能阻挡退缩派的南撤。主持辽东防务的高第,坚决执行南撤入关的路线,仓促间打算撤走所有兵马和粮草辎重,一副仓皇北顾的模样。

当高第要撤防与山海关相距二百里的宁远城时,袁崇焕不答应了,说:宁远是我负责的地方,不能再撤了,再撤关外就完蛋了,我袁崇焕要死就死在这里,“我宁前道也,官此当死此,我必不去”。高第于是留下袁崇焕等少量部队,继续南撤,路上居然丢掉十多万石粮草和大量军械,徒以资敌。

袁崇焕决意守宁远,也不是毫无准备,他早就苦心经营宁远城,加固城防,而且具有突破性思想的是,宁远城的防御工事是和火炮相配合的,城楼适合安放火炮,而且不同侧面的火炮可以互相补充,火炮射击没有死角。例如正面城墙上的火炮,虽然射击覆盖面大,但也有灯下黑的短处,近距离的地方不能照顾到,于是侧面城墙的火炮可以补上这个死角。

袁崇焕以热兵器思维经营宁远城的防御,得到了兵部尚书孙承宗的大力支持,孙承宗也一向推崇西洋大炮的战斗力,在他的《车营扣答合编》里就提到“用火在叠阵”,主张发挥火器的威力,并且将步兵、骑兵和炮兵重叠配置,科学地发挥火炮的战斗力。

公元1626年正月二十三,68岁的努尔哈赤亲率六万大军攻至宁远城下,而宁远城中只有两万兵力。后金部队动用强弓硬弩,战车钩梯等从四面强攻宁远城,从早到晚攻势十分迅猛,潮水般地涌向宁远城头。而城中的明军回应后金军队的只有一件东西火炮,威力巨大的11门火炮,朝四面八方的敌军无死角地射击。

连续击退后金军的攻势。后金攻城部队作战也十分勇猛,曾一度避开火炮的轰击,匍匐前进至城下挖掘城墙,宁远城岌岌可危,袁崇焕、满桂和祖大寿等积极组织补修防御工事,再度将敌军击退。连续三日的攻防,长于骑射的后金军在明军强势火炮的打击下,攻城意志完全瓦解,仅仅跑到城墙下抢回将士尸首就回到阵营。

尤其是在传说连努尔哈赤都被大炮轰成重伤之后,后金军更是军心动摇,匆匆撤退。史书记载:“炮过处,打死北骑无算,并及黄龙幕,伤一裨王。北骑谓出兵不利,以皮革裹尸,号哭奔去。”这证明火炮的射程很远,一直打到努尔哈赤的指挥所。

宁远大捷其实也被清朝方面所承认,据清廷的史料记载:“我大清举兵,所向无不摧破,诸将罔敢议战守。议战守,自崇焕始。”后金军队一向无坚不摧,从来不考虑撤军的问题,但碰到袁崇焕,这个规则变了,第一次战败撤军。

4、玩JAVA游戏有个两个海盗船对轰的游戏叫什么有没有安卓版

有一个海盗类的手机游戏,可以玩海盗船对海盗船就是互相用大炮轰,可以左右移动躲避炮弹炮弹可以设置很多种 鱼雷大炮什么的

5、跪求、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一主题,写一篇演讲稿、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300字—400字吧、。快点快点。跪求了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街游网立场,如有侵权即删除,站长QQ:192398865:https://www.jiepx.net/83330.html

(0)
上一篇 11/07/2023 7:47 上午
下一篇 11/07/2023 7:50 上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