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进行二战冲锋枪冠军争霸赛之前,我们先刷下了这些选手:

芬兰索米冲锋枪
芬兰“索米”冲锋枪。这是一款好枪,号称二战冲锋枪精度第一,波波沙借鉴了不少它的设计。但是价格最贵而装备量太少,对战局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刷下来。

日本百式冲锋枪
日本百式冲锋枪,带两脚架,可以上刺刀,枪身左侧横置弹匣。可是说百式冲锋枪奇葩设计把能犯的错误都犯了一遍,也在二战一直到现在的冲锋枪设计中独树一帜。因为此后再也没有见过这种设计。装备量也太少,刷下来。

英国司登冲锋枪
英国司登冲锋枪可是二战产量第二大的冲锋枪,达到400万支之多,超过德国MP40和美国汤姆逊系列。但是9美元的低廉造价使得做工粗糙,最大的问题出在容易走火上面,所以当年的很多部队都要求携带司登冲锋枪的士兵走在队伍的前面,以免误伤了自己的战友。

德国MP40冲锋枪
德国MP40冲锋枪,二战初期德国士兵的象征,射击精准,性能均衡,肯定位居二战冲锋枪前三甲之列。可惜在德苏东部战场被波波沙挑落马下,痛失亚军宝位。另外金属折叠枪托在冰天雪地的俄罗斯雪原害人不浅,贴腮必掉皮,不抵肩贴腮精度又赶不上拥有原木枪托的波波沙。
其他被刷下的选手不一一列举了。
二、
汤姆逊PK波波沙
由于汤姆逊有很多型号,我们只考虑产量和装备量最大的型号:
汤姆逊M1928A1型:

拉机柄在机匣上方,带有弹鼓的汤姆逊1928A1型
到40年左右,美军采购了大约20000支,单价209美元,英国采购了10万支以上,单价降至200美元。到1942年2月,总计生产了50万支汤姆逊M1928A1型。
这个价格贵不贵呢?
1940年一美元可以买170斤大米,或1克黄金。也就是说一支汤姆逊M1928A1值34000斤大米或者200克黄金,以今天的黄金价格369.36元一克计算,那值7万多人民币一支,真够贵的!要知道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1941年才85美元一支。
汤姆逊M1A1型:

得益于总产量达到150万支,1944年的汤姆逊M1A1价格降为45美元一支,这款采用30发直弹匣的算是经典汤姆逊了。
这里要吐槽一下,当年美国负责军工装备的官员肯定是脑子被驴踢了,要生产大量的20发弹匣装在汤姆逊上面。
再来说波波沙-PPSh-41冲锋枪(ППШ-41):

咱们也不拿波波沙用弹鼓对汤姆逊弹匣,就弹鼓对弹鼓做个比较:
苏制波波沙 VS 美制汤姆逊
枪长:790毫米~813毫米
口径:7.62毫米~11.43毫米
空枪重:3.63公斤~4.9公斤 {意不意外,惊不惊喜?原以为傻大笨粗的波波沙轻得多!)
总重:71发5.4公斤~50发7.1公斤
初始速度(秒):488米~282米
理论射速(分):900发~720发
枪口动能(焦耳):669J~569J
有效射程:200米~200米
都是固定木枪托,但波波沙更短,更轻,但初速高近一倍,射速也更高,口径则明显小于汤姆逊,有效射程相当(老卡对此相当怀疑,以汤姆逊282米/秒的初速,能达到200米有效射程?)
初速高则弹道平直,直射距离更远,命中精度也更高。
实际上美国人拿汤姆逊与德国MP40和波波沙做过对比测试:
测试方法:在50码距离|(45.7米),以3发点射、5发点射、10发长点射发射100发子弹,确认命中靶区的弹头数(靶区是一个直径6英寸也就是约152mm的圆);
测试结果:
MP40后坐力中等,精度50码100弹中81发。
汤姆逊M1后坐力中等,精度为50码100弹中89发。
PPSH41后坐力小,精度为50码100弹中90发。
波波沙以最小的后坐力获得最高命中数!
其他对比:
价格:波波沙完胜,因为汤姆逊是二战量产最贵冲锋枪(索米好歹是产量太少而贵)。
产量:波波沙在苏联生产了600万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冲锋枪。汤姆逊总产量200万支。
生产工时:生产一把PPSh-41只需7.3个工时!是需要数十个工时的汤姆逊完全不能比的。
最重要的是,波波沙得到了敌人的认可:
1977年,山姆·佩金法导演了电影《铁十字勋章》,讲述了一个厌战的德国老兵斯坦纳的故事。在影片中,有一个桥段,斯坦纳缴获到一支波波沙冲锋枪,就立即丢掉自己的MP40冲锋枪,改用这支波波沙了。从这个桥段后,斯坦纳手里的冲锋枪,一直都是波波沙。

请注意这个细节,斯坦纳并非没有自己的冲锋枪,而是扔掉了自己的MP40!
苏联士兵也有用缴获的MP40的,一般是两种原因-要么跟《兵临城下》里面的裘德洛那样,没有自己的枪,捡到德军士兵的冲锋枪用;要么是扔掉莫辛纳甘栓动步枪,换用MP40冲锋枪,恐怕扔掉自己的波波沙是舍不得的。
三、
老卡相信有朋友会拿11.43毫米的大眼手枪弹说事,咱们先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美国人推崇大眼子弹(0.45英寸ACP柯尔特手枪弹),做得停止作用大,能一枪放倒,非死即伤!
这个理念也没错,用在大眼撸子上就很好,美国士兵用来与日本鬼子拼刺有胜无败!
但是冲锋枪的特点在哪里?
冲锋枪是讲求火力输出,追求的是用弹雨泼洒敌人,你汤姆逊又不是单发武器,追求一枪放倒开什么?我一个半秒钟的点射,七八颗子弹打在身上不香吗?
志愿军还专门编歌颂扬波波沙:“50式冲锋枪,我的好战友;打近战打夜战,杀敌是能手!
这近战夜战就是上去一阵突突突!志愿军战士那可是爱上这波波沙了!
四、
波波沙是二战冲锋枪王者已经用数据PK出来了,我们来说说缺点:
1.不便握持。
美国人在叙利亚和伊拉克搜缴到的波波沙做了有益的尝试:

加装了前握把和各种附件的波波沙。现代附件就不说了,但前握把的思路老卡是最为赞成的,这样一改,据枪更稳,射击精度更高。
2.弹鼓供弹故障多。
为了让波波沙更为轻便,早期波波沙的弹鼓壳厚度都很薄,只有0.5毫米。
而战场上磕磕碰碰难免,一旦弹鼓变形,就会发生供弹中断的现象。苏联人先改用35发的弹匣,发现还是不行,搞懂原因后,在1942年11月将弹匣外壳厚度提升到了1毫米,解决了这个问题。至于弹鼓,则是到了1944年才相继加厚。
五、
波波沙现在还有国家正式装备:

为什么呢?原来在东南亚热带丛林,近距离上波波沙的火力输出甚至超过了AK47!
因为射速高50%,弹鼓容弹量则超过一倍多!
以至于这么多年了,越南军队还不肯换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街游网立场,如有侵权即删除,站长QQ:192398865:https://www.jiepx.net/7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