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出差旅行时会认床(为什么有的人会“认床”)

认床:是一种本能还是一种习惯?

有人出差旅行时会认床(为什么有的人会“认床”)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住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时,你会感觉睡不好,甚至整夜失眠?这并不是你太挑剔或者太敏感,而是一种很普遍的睡眠障碍,被专业人士称为“第一夜效应”(First-Night Effect,简称FNE)。这种效应表明,我们的大脑在新环境中会保持一定的警觉,以防止可能的危险。这可能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生存机制,也可能是一种后天形成的习惯。无论如何,它都会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和健康。

有人出差旅行时会认床(为什么有的人会“认床”)

第一夜效应:一种普遍的睡眠障碍

“第一夜效应”是指人们在第一次进入一个新的睡眠环境时,会出现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深度减少、睡眠时间缩短、睡眠中断等现象。这种效应非常普遍,几乎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经历过。睡眠专家们在进行睡眠实验时,通常会让参与者在实验室里连续过夜,以排除第一夜效应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也会因为出差、旅行、搬家等原因,而不得不在陌生的环境里睡觉。这时,他们就会感受到第一夜效应带来的不适和困扰。

“这种效应非常强稳固,我们在进行睡眠实验时常常在参与者身上观察到它。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人饱受其害。即便是我们研究团队自身,也会在出差旅行时难以入睡。”玉置应子告诉科学人,他们一直很好奇经历这种效应时我们的脑子到底在发生什么。

单侧脑半球睡眠:一种自然的防御策略

玉置应子和同事从早前的研究中获知,在一些鸟类及海洋哺乳动物中,有一种有趣的“单侧脑半球睡眠”现象。“在它们睡觉时,一侧的脑半球处于睡眠模式,而与此同时,另一侧却是清醒的。”玉置应子说。这样看似奇怪的睡眠方式很可能是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在群敌环伺、危机四伏的大自然中,清醒的一侧大脑能够帮助它们防范捕食者。

“我们因而开始设想,是不是人类也有着一种两侧大脑不对称的休息模式?既然我们无法确认新环境是否安全,那么我们也理应有一种内在的监察系统。”她说。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们结合了脑磁图(MEG)、核磁共振(MRI)以及多导睡眠描记图(PSG)等技术共同对睡眠中的大脑进行神经成像,检测了他们睡眠时的慢波活动(SWA)——这是唯一能够反映睡眠深度的特征。结果发现,被试在睡眠实验的第一天,左右脑半球在睡眠中表现出了不一样的睡眠深度。

默认网络:一种在睡眠中保持警觉的神经系统

在对不同脑半球的神经网络进行对比后,玉置应子发现左右脑半球在第一晚的活动差异,发生在所谓的“默认网络”(Default-mode Network)上。默认网络是一个联系多个脑区的网络系统,在人们走神、发白日梦、注意力分散时活跃。使你得以短暂地脱离工作状态,让大脑在清醒时获得休息。

研究者发现,当被试来到陌生的实验环境首次过夜时,左脑半球中默认网络的慢波活动要低于右脑半球,提示这些区域在第一夜中的睡眠深度比右半球浅。这样半边脑“沉睡”半边脑相对“清醒”的状态,可能便是人们第一夜睡不安稳的缘由。

默认网络区域的慢波活动(SWA)强度。红色代表左侧默认网络,蓝色代表右侧默认网络。可以看到,第一夜时(Day 1),左侧默认网络的慢波活动强度显著更低,这意味着更浅的睡眠深度。到第二夜(Day 2),左侧默认网络的慢波活动得以恢复。

守夜人:一种在睡眠中应对危险的反应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街游网立场,如有侵权即删除,站长QQ:192398865:https://www.jiepx.net/125437.html

(0)
上一篇 03/04/2024 2:16 下午
下一篇 03/04/2024 2:24 下午

相关推荐